病毒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Delta”毒株目前正逐渐成为全球流行的一种毒株。总的来说,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
第一,"德尔塔"毒株感染后,患者核酸病毒载量较高,说明其传播力和感染力较强,这也是病毒传播患者数量大的原因之一。
其次,"德尔塔"毒株感染后,其临床特征实际上与以往的临床特点不同。总的来说,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但Delta的临床表现更不典型。
在新冠肺炎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发烧,而且这一次感染‘Delta’病毒后发烧的比例更低,特别是那些早期发烧的患者更少,患者的症状也更少。最初的症状可以是简单的乏力,或嗅觉障碍,或者是轻微的酸痛。1-2/3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它的症状是非常不典型的。
这就导致有些患者对其了解不够,即使感染以后,甚至重说不定,好像没事。其临床症状极不典型,传染性又很强,所以很容易传播。
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很重要。
临床症状极不典型,病毒感染性又强,提示我们该病毒若在社区、家庭、工作场所,易引起传染,所以在防控的上面,个人的防护尤为重要。
怎样做好个人防护?
一是,要正确戴好口罩。面罩上的铝条要与鼻子紧密贴合,面部两侧也要贴合,才能起到保护作用。佩戴口罩后,气体没有从两边漏出,说明口罩密封良好。
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常洗手。病毒也是通过传染的,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可减少手接触所造成的感染。
第三,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不要聚集。
四是,作为第二密集接触者,或是到过病例出现公共场所的市民,在出现轻度咽痛、轻度乏力、胃肠症状、嗅觉味觉不佳等症状时,都应主动就医。
Delta之下,密切接触者定义不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7月31日表示,德尔塔病毒已经成为世界新冠传播的主要变种,“密切接触者”的概念也需要更新。
以往的“密接”概念,是在确诊病例发病前两天或在同办公室、在一米以内吃饭、开会的人,现在已不适用。对于德尔塔病毒的“近”概念,与确诊病例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发病前四天在一起等情况,均可视为密切接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