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随着高感染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在全球的迅速传播,一些国家报告新冠疫苗接种人员中出现”突破性感染”病例的数量有所增加。什么是”突破性感染” ?疫苗的保护作用是什么?
多国报告病例
“突破感染”是指病原体突破疫苗的防线,导致完成接种的人感染了疫苗本应预防的疾病。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可介绍教授由于所有疫苗的保护效力难以达到100%,保护效力越低,“突破性感染”发生率越高。即使是保护效果最好的疫苗,个体差异也会导致免疫反应低下的个体出现“突破性感染”。
最近,一些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报告了多起“突破性感染”病例。
国家诊断试剂和疫苗工程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公共卫生部副主任张军介绍说: “老年人和那些有潜在疾病的人在突破后仍然处于患重病甚至死亡的高风险中。”。
以色列卫生部7月24日报告称,以色列接种疫苗后出现“突破性感染”病例5770例,其中495例正在住院治疗,123例死亡。根据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1497名完全接种辉瑞疫苗的以色列医护人员中,有39人出现了“突破性感染”。
挑战疫苗效果
徐可指出,许多突变速度很快,对现有的疫苗逃逸,也会引起“突破性感染”.在全球疫苗史上,“突破性感染”时有发生,最典型的是流感引起的病毒变异和“突破性感染”事件后的乙型疫苗。
包括德尔塔毒株在内的新冠变异毒株正在挑战疫苗的保护效力。张军称,由德尔塔毒株引起的“突破性感染”较为常见。虽然不能确定疫苗对该毒株的保护作用是否弱于原型毒株,或者是由于该毒株本身的传染性和传播效率较高所致,但目前已上市的各种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对部分毒株的中和活性确实减弱了。
以色列卫生部7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德尔塔毒株影响,以色列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辉瑞新冠肺炎疫苗有效率降至39%.
然而,“突破性感染”并不意味着疫苗完全无效。张军说,在研究报告中以强有力的数据科学,各种疫苗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预防轻微疾病或感染的有效率,但“突破性感染”造成的严重疾病和死亡仍然发生。
防疫如何应对
面对新冠肺炎“突破性感染”病例持续变异和增加的趋势,许多国家采取了建立“突破性感染”病例数据库、开展强化接种等措施。
例如,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经建立了一个突破性的疫苗感染数据库,其中包括病人的人口统计信息,地理位置,接种时间,疫苗类型,以及感染病毒的序列。当地疾病控制机构可以报告、查询数据库记录的“突破性感染”病例信息。
“突破性感染”病例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接受与新冠肺炎长期共存。“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病毒共存,尽量减少病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副教授、传染病和微生物学专家保罗·格里芬说。他认为,应对“突破性感染”,一方面要继续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另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高检测率等措施。
也有专家建议,为应对这一“突破性感染”,可以采取措施,加快开发保护效力更高的疫苗剂型,适当增加疫苗免疫剂量,并采用新的免疫增强技术。
张军说,从提高疫苗免疫动员全面性的角度来看,目前新冠疫苗的大规模肌内注射主要是动员全身免疫应答,但在没有局部免疫动员的效果,因此,可以加强动员式呼吸免疫疫苗的研究,探索与肌肉注射疫苗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