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是计算机系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地址,它们在产生方式、存储方式和用途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产生方式

物理地址:由硬件直接决定,是固定的,不会因程序的改变而改变。物理地址是内存单元的实际地址,用于直接访问内存。

逻辑地址:由程序生成,会随着程序的改变而改变。逻辑地址是用户程序可以查看的虚拟地址,通常用于编程时的地址表示。

存储方式

物理地址:直接用于内存访问,是内存单元的实际地址,与CPU和内存管理单元(MMU)直接相关。

逻辑地址:需要通过地址转换(如段式地址转换或分页机制)得到物理地址后才能用于内存访问。逻辑地址空间是CPU为程序生成的所有逻辑地址的集合,而物理地址空间是映射到相应逻辑地址的所有物理地址的集合。

用途

物理地址:用于标识内存管理单元中的物理位置,是操作系统实际操作的地址空间。物理地址空间是全局共享的,不同进程最终访问的物理内存是受操作系统控制的。

逻辑地址:用于用户程序编程时的地址表示,是程序代码、变量、堆栈等内存分配的基本单位。逻辑地址是用户态程序能直接访问的地址,通常表示为段地址:偏移地址的形式。

总结: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产生方式、存储方式和用途。物理地址由硬件决定且固定,而逻辑地址由程序生成且可变。逻辑地址需要通过地址转换得到物理地址后才能用于内存访问。逻辑地址是用户程序编程时的地址表示,而物理地址是内存单元的实际地址,用于操作系统实际操作的地址空间。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