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是一种用于无损数据压缩的熵编码算法,由大卫·霍夫曼在1952年发明。它是一种可变字长编码(VLC),其核心思想是为文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符分配较短的编码,而出现频率较低的字符分配较长的编码,从而使得编码后的数据平均长度降低,实现数据压缩。

1. 计算源数据中每个字符出现的频率。

2. 将字符按照出现频率从低到高排序。

3. 从低频率的字符开始,依次构建二叉树,每次选择两个最小频率的字符作为左右子节点,并将新节点的频率设置为这两个子节点频率之和。

4. 重复步骤3,直到所有字符都被作为叶子节点包含在树中。

5. 从树的根部开始,沿着到达每个叶子节点的路径,记录路径上的0和1,得到每个字符的霍夫曼编码。

6. 将编码规则定为:从根到左子树的路径用0表示,到右子树的路径用1表示。

霍夫曼编码的优点是它是一种自适应编码方法,可以根据数据中字符的实际频率动态地调整编码长度,从而实现更优的压缩效果。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